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新时期各级领导干部提高决策水平的关键。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多次强调调查研究对于科学决策的重要性,并身体力行,每当进行重大决策之前,江泽民等中央领导同志总是率先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到广大人民群众中间,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为全党做出了榜样。在当前跨世纪的关键时刻,改革开放的重要时期,各级领导干部要发扬我们党的好传统,自觉深入群众,深入基层,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提高科学决策的水平。
所谓决策权,是指在各项工作中决定政策的权力。各级领导干部是现代化建设的指挥员,具有决定所领导工作的政策的权力。但是要保证决策正确,就必须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搞清情况。从实践看,有些决策的失误就是缺乏调查研究,特别是深入的调查研究,盲目决策造成的。如有的企业不做认真的市场调查,盲目引进设备,结果开工投产之日,就是产品积压之时;有的基层干部,对待群众的意见不做认真的调查研究,凭主观意志决断,结果激化了矛盾。这表明,没有调查研究的决策必然是盲目决策,而盲目决策必然会给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损失。正因为如此,江泽民同志指出,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决策权。
要解决新形势下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只有深入调查研究,才能取得决策权。去年,我们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战胜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顶住了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巨大压力,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前进道路上还存在不少急待解决的问题。从河北的情况看,尽管我们的经济结构调整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有产业和产品结构性矛盾突出,国民经济整体素质有待提高的问题,部分企业经营困难,效益较差,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增多的问题;有农民收入增长减缓,扶贫攻坚任务艰巨,一些地方农民负担较重的问题;有因国际市场需求萎缩,一些外向型企业出口遇到较多困难的问题;还有一些影响社会稳定的问题等。要解决这些问题,坐在办公室里是拿不出好办法的。中共河北省委在全省县级以上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中,组织开展了“大兴学习、调研之风,提高科学决策水平”的活动,目的就是督促各级干部自觉地到农村去,到工厂去,到基层第一线去,深入调查研究,把握省情、市情、县情,体察民情,了解民意,取得解决新矛盾和新问题的主动权。实践证明,有时感到很难办的事情,只要到群众中去走一走,看一看,听一听群众的意见,就容易形成好办法、好点子,进而做出高水平的决策来。
知识信息时代的到来,并不否定调查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改变着不适应新时代的传统方法和思维定势,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传统方法都失去了时代价值。就调查研究而言,它是通过深入事物内部分析研究,掌握事物发生、发展、变化规律的一种科学方法。因此调查研究不仅不和知识经济的发展相抵触,而且具有一致性。主要表现在,一方面知识经济的发展要求我们必须首先把国情、省情、市情搞清楚,然后才能确定如何发展知识经济的战略;另一方面在发展知识经济的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也只有通过调查研究才能解决。信息时代的到来,特别是以现代通信和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信息高速路的出现,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人们的知识面,使人们能够通过对国内外大量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进而选择最接近科学和合理的决策。但是,对大量信息进行分析比较的前提是通过调查研究把本国、本省、本市的实际搞清楚,然后进行分析比较才有基础、有意义。因此,现代通信和计算机技术的出现可以极大地提高调查研究的效率,增强调查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但它绝不否定调查研究在现代科学决策过程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任何事物都是现象和本质、共性和个性的统一体,而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把握事物的本质和个性,这就要求我们的调查研究必须在深入上下大功夫。那种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式的调查研究,不仅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和科学决策,而且十分有害。要做到深入调查研究,首先,必须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断提高政策理论水平。现在有些同志的调查研究所以深入不下去,不单是态度问题,还有政策理论水平低的问题。结果在错综复杂的形势面前,昏了头,转了向,把握不准主要矛盾,丧失了决策的主动权。其次,要努力培养和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只有心入,才能深入。这也是深入调查研究的一个关键环节。我们的各级干部是人民的公务员,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切以人民群众的满意、高兴、拥护为办事情、解决问题的出发点,才能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自觉地深入下去。深入到人民群众中去也是一个艰苦的事情,不带着和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不和人民群众心心相印,而是居高临下或纯粹是为了走形式的搞调研,是很难看到实情,听到真话的。我多年的工作体会,人民群众非常欢迎各级干部深入基层搞调研,但绝不欢迎那种只听干部汇报,不深入群众之中听群众心里话的调研。其三、讲究科学的调查研究方法,提高调查研究的水平。要真正做到深入调查研究,其方法是否科学也很关键。有时候我们的调查研究没能取得预期的效果,不是态度有问题,而是方法不对头。科学的调查研究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调查研究的具体操作方法要科学。如召开座谈会时要正确引导,确保与会人员讲真情说实话;在个别谈心时要调动对方的积极性,让对方敢讲心里话;在实地考察时要防止被假象所欺骗,保证了解到真实情况等等。二是调查研究的思想方法要科学。一要坚持客观性,反对主观性。有一是一有二是二,尊重客观事实,不搞主观想象。二要坚持全面性,反对片面性。要善于跳出问题看问题,站在全局看问题,对好的典型,既看现状又看发展,对于出现的问题,既要看客观因素,更要看主观因素,不能只强调一方面,不讲另一方面。三要坚持系统性,反对孤立性。我们必须善于从社会和系统的大背景上看待出现的人和事,从事物的相互联系中把握调查对象的地位、作用,以及和其他事物的联系,这样才能掌握解决问题的主动权。四要坚持创造性,反对墨守成规。我们在调查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时,要自觉地按“三个有利于”的标准,鼓励创造性,反对生搬硬套原则、本本来限制新事物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通过深入调查研究,探索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路子。
要通过深入调查研究提高决策水平,还必须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关于这一点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讲得很清楚,要“逐步形成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提高决策水平和工作效率。”
第一、要把决策前的调查研究制度化。决策,特别是重大决策之前,必须进行调查研究,这是我们党的三代领导人都反复强调的问题,也是现代科学决策的必然要求。但为什么仍有少数领导干部不重视决策前的调研,而盲目决策呢?这除了素质不高外,没有用制度进行约束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决策前的调查研究纳入决策程序,并进行制度规范。对于大事坚持做到没有调查研究的题目不议,没有调查研究的事不定,没有调查研究的结论不下。要规定各级党委、政府和其他有决策权的班子成员,有权制止对没有调查研究的决策议题进行讨论。以此来督促各级干部重视调查研究、深入调查研究,减少决策失误。
第二、在决策的过程中要坚持多种方案的比选制度。多种方案的比选是现代科学决策的重要方法。比较的意义就在于“两刃相割,利钝乃知;两论相订,是非乃见。”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任何方案都不是十全十美的,多种方案进行比较可以取长补短,优化决策。同时,许多问题的解决也不是单靠哪一种方法就能奏效的,往往需要多管齐下,多种方案共同实施。多种方案的比选过程中,不一定都是赞成意见,也需要听取不同的意见。有时不同的意见可以促使考虑问题更全面,做出的决策更完善。
第三、要坚持重大决策听取专家学者意见的制度。专家学者长期从事某一领域的科学研究,学多识广,往往能够从较深层次揭示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特别是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对社会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一项不正确的决策,有可能造成较大的社会影响。在决策的过程中,听听专家学者的意见,可以丰富知识,开阔思路,提高决策水平。特别是关系区域社会经济能否长期稳定发展的重大决策,更需要高层次专家的参与,确保决策的科学性。
第四、要坚持和完善决策的跟踪调研和督导制度。一项决策是否正确,最终要由实践来检验。同时,事物也是在不断变化的,适应原来情况的政策,有可能不再适应或不完全适应新的情况,这就需要进行决策后的跟踪调研,根据实施效果的好坏和情况的变化,对决策进行完善和调整。现在有些同志往往忽视决策后的跟踪调研,认为没必要,怕麻烦,这是不对的。实践证明,许多重大决策都是在实践中逐步调整和完善的。另外,建立督导制度也很重要。有些决策的效果不好,并非决策有什么不对,而是落实不到位,甚至被人开了天窗。建立督导制度是科学决策得到正确落实的重要保证。
第五、要坚持和完善领导干部重大决策失误追究制度。重大决策失误,给党和人民造成重大损失,就是领导干部的失职,必须追究责任,该惩的惩,该罚的罚。用机制和责任制来迫使各级干部重视学习知识,深入调查研究,善于听取群众意见,不断提高科学决策的水平。
(本文作者:中共河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